“刚刚过去的‘七下八上’防汛关键期极不寻常,暴雨洪水散发并发、极端性强、致灾性高。”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8月18日在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介绍,在此期间,我国主要江河共发生2次编号洪水,但有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其中77条河流超保,22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。
据悉,今年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的一大特点是降雨点强面弱,极端性强。全国累计降雨量115毫米,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(112毫米),但局地降雨极端性突出。7月23日至29日,海河流域河北兴隆六道河累计降雨量637毫米,北京密云大城子累计降雨量601毫米,均接近当地常年年降水量;保定东水冶累计降雨量635毫米,接近当地常年年降水量的1.3倍。8月7日晚,甘肃榆中县峡口6小时、12小时累计降雨量均超过当地历史极值1倍。
台风登陆频繁,影响面广。共有3个台风登陆我国,较常年同期偏多1个,其中“三台共舞”2天、“双台共舞”7天。“韦帕”“竹节草”“杨柳”均两次登陆我国,先后影响太湖、浙闽、淮河、珠江、长江5大流域13个省份,给多地带来暴雨洪水。特别是“竹节草”一度停编24小时后“死而复生”以奇异路径登陆我国,在江浙皖上空盘踞3天,造成太湖水位超警。
此外,洪水散发并发,涨势迅猛。滦河、太湖各发生1次编号洪水,这也是今年以来全国主要江河仅有的2次编号洪水;全国共有3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与常年同期持平略偏多(3%)。海河流域大清河、永定河、北三河、滦河几乎同时出现洪水过程;黄河流域北洛河陕西吴旗站11小时水位上涨10.4米;7月27日全国有12条河流同时处于超历史洪水状态。
为严格落实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,水利部每日持续滚动会商,时刻紧盯汛情发展变化,及时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3次、Ⅳ级应急响应12次,强化落实与响应等级匹配的各项防御措施;先后派出37个工作组、专家组赴一线指导。
“七下八上”期间,水利部应用水利测雨雷达、天气雷达、气象卫星监测分析数据及时发布临近暴雨预警;组织全国各级水文部门滚动开展1502条河流洪水预报17.1万站次,发布洪水预警543次,其中红色预警23次;会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30期,利用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密发布24小时预警31期。
“七下八上”期间各地共发布县级山洪灾害预警7.5万次,启动预警广播1.57万次,分别向相关防汛责任人、社会公众发送预警短信3142.11万条和7.55亿条,提前转移安置77.17万人次,最大程度避免了人员伤亡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)
阳美网配资-阳美网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实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